商傳媒|記者馬兆麟/高雄報導
建宏民俗調理中心的起點,是一雙手、一顆心。三十年前,創辦人建宏老師從一人工作室出發,以專注的技術、對人體的深刻理解與同理心,走上正骨整復之路。隨著口碑逐年累積,他發現這門手技不僅能減輕痠痛,更能改善生活品質,甚至成為一個家庭的希望。
然而,民俗療法在台灣長期處於邊緣化。建宏老師與團隊憑著三十年的堅持,將個人的幸福夢想化為一群人的共同理想。歷經 28 年的等待,衛福部終於開放認證考試資格。經過一年的努力,全體團隊老師通過嚴格的學科與術科訓練,並全數考取「國家認證技術士證照」,正式獲得國家認可,展現民俗療法的專業新價值。
今天,建宏民俗調理中心的團隊,秉持「安全無痛、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持續傳承正骨整復民俗療法,讓更多人透過手技獲得幸福與健康。
喬遷典禮影片 : https://youtu.be/rUdRkztJ5VM
以公益取代鋪張,展現社會責任新典範
2025年,承載著更多社會期待的建宏民俗調理中心,迎來嶄新里程碑。喬遷之日恰逢中秋佳節與天赦日,象徵萬事皆可重新出發。不同於傳統鋪張酒宴,建宏老師選擇以「公益」為慶。
他號召全台北中南的企業、朋友與客戶,懇辭花圈、花籃與匾額,改以等值金額捐贈愛心物資,協助旗津、鼓山、鹽埕等地1至4級低收入戶1,096戶加上邊緣戶,共準備1200份物資。這項行動,不僅帶來即時的生活支持,也展現了民俗調理中心結合社會資源、實踐回饋的新典範。
三十年堅持,從一雙手到一個團隊──以「手的力量」傳遞幸福
三十年來,建宏民俗調理中心始終相信:真正的專業,是帶著溫度的;真正的品牌,是能把溫度傳遞得更遠的。
因此,中心長年為80歲以上長者、清寒家庭、嬰幼兒與出家師父,提供單一部位無償服務,實踐回饋社會的承諾。從個人的執業成就,到帶領團隊承擔社會責任,建宏老師與年輕夥伴們共同肩負傳承使命,讓「手的力量」持續傳遞幸福。
未來,建宏民俗調理中心將不僅是一個調理場所,更是培育人才、傳遞愛心的基地。每一位老師,都將繼續用一雙手,為社會服務,為更多需要的人帶來希望。
「建宏民俗調理中心」──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將是一個有力量、有溫度、有情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