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本週在白宮簽署價值高達85億美元的稀土與關鍵礦產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外交部21日首度回應,強調「全球產業與供應鏈的形成,源自市場與企業選擇」,並呼籲資源豐富的國家「應積極維護供應鏈安全與穩定,確保經貿合作正常進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家坤(Guo Jiakun)指出,稀土等關鍵礦物關係全球工業體系運作,各國應避免以地緣政治為由對產業鏈「脫鉤斷鏈」;此番發言被外界視為對「美澳結盟」抗衡中國稀土的間接警告。
川普與艾班尼斯於10月20日在白宮簽署框架協議,內容聚焦強化稀土與關鍵礦產供應合作。此舉被視為美澳聯手重塑戰略礦物供應網,減少對中國依賴。根據協議,美方將支持澳洲企業在北美設廠、共同投資開採與加工設施,總額約85億美元。
稀土是新能源車馬達、半導體、手機與軍工產品的關鍵材料。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市場對稀土與關鍵礦產的需求預計在未來數年呈指數成長。
美澳合作協議簽署前,中國商務部於本月稍早宣布擴大稀土及相關技術出口管制,以防止礦產被「用於軍事及敏感領域的不當用途」。此舉再度引發西方產業界警覺,特別是汽車與半導體製造業者示警,「若供應受限,恐造成全球製造鏈混亂」。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中國目前掌握全球約六成稀土產量與大部分冶煉能力,長期占據供應鏈核心。美國官員多次示警,若缺乏替代來源,西方在新能源產業恐面臨戰略風險。
消息公布後,澳洲稀土與礦業股週二盤中出現劇烈波動。投資機構Ninety One自然資源投資經理George Cheveley表示,美澳協議「雖具戰略意義,但經濟可行性仍低」。George Cheveley指出:「這是高度政治化的產業,政府補貼的存在意味市場運作本身並不容易。」
中國官方強調,稀土應屬全球市場資源,合作應以互利共贏為基礎,而非地緣政治對抗。分析人士指出,北京此番表態意在淡化美澳協議的戰略挑釁意味,同時維護其在全球稀土加工與出口領域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