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CNBC》報導,中國10月製造業活動再度萎縮,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0,低於市場預期的49.6,創下近半年新低,顯示全球貿易緊張與內需疲軟正在拖慢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五公布數據顯示,PMI自9月的49.8回落至49.0,連續第七個月位於榮枯線50以下。細項指數中,生產、新訂單、原料庫存與就業均進一步下滑,反映製造業景氣持續惡化、終端需求轉弱。中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霍麗慧指出,10月長達八天的「黃金週」假期導致大部分工廠停工,同時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也加劇製造放緩。
相較之下,非製造業PMI略升至50.1,勉強維持在擴張區間,主要受運輸、住宿與文體娛樂活動回溫帶動;假期旅遊支出短期提振服務業,但整體動能仍有限。綜合PMI(製造與非製造加權)下滑至50,為2022年12月以來最低,顯示中國整體經濟擴張勢頭放緩。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景氣回升基礎依然脆弱;儘管大型工業企業10月獲利年增21.6%,創近兩年最大增幅,但多數企業仍面臨庫存壓力與利潤下滑風險。中國政府近期著力抑制價格戰與產能過剩,使部分產業暫時止跌,但需求面依舊疲軟。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暫時「貿易休兵」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週五於南韓慶州登場。由於川普提前返美,缺席主要兩日峰會,讓習近平後續行程成為亞太領袖聚會的媒體焦點,預計將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及泰國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舉行會談。
習近平透過發表演說,呼籲亞太國家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深化經濟合作。儘管會議主題聚焦:強化供應鏈韌性與降低貿易壁壘,不過APEC為21個會員經濟體組成的非約束性論壇,過去數年在地緣政治緊張下難以形成共識。
這次峰會主辦國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我們未必能事事站在同一陣線,但應共同追求繁榮」。南韓外交部長趙顯(Cho Hyun)指出,目前仍在協調會議公報與領袖宣言的內容,希望能於週六峰會結束時共同發布;不過多位外交官私下透露,最終聲明內容「恐不具實質性」,重演2018與2019年美中衝突下APEC無法達成共識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