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川普關稅衝擊 豐田調高全年獲利預期仍不及市場預估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彭博》報導,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公布上半年財報,在面臨美國關稅衝擊達1.45兆日圓(約新台幣3080億元)的情況下,豐田仍上修全年營運獲利預測至3.4兆日圓,較先前預估的3.2兆日圓成長約6%。

豐田公告說明,雖然第二季(7月至9月)營收年增逾8%,但營業利益仍年減近28%,且連續兩季下滑,凸顯美國對日本車徵收「對等關稅」後的衝擊逐步擴大。

截至9月底止,豐田營收高達12.38兆日圓(約合810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12.18兆日圓;但營業利益僅8340億日圓,低於LSEG(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分析師預估的8631億日圓。

豐田在財報中指出:「儘管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但受惠於日本與北美市場對我們產品競爭力的強勁需求,整體銷量與價值鏈獲利仍持續成長。」豐田表示,4月至9月的上半年合併營收與獲利皆呈現雙增,但9月季度因關稅與匯率波動、以及日本國內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單季獲利表現不如預期。

美國政府自今年4月啟動「對等關稅」政策,對日本輸美汽車課徵25%關稅,引發雙邊貿易緊張;經過數月協商後,東京與華府於7月達成協議,將稅率降至15%,並於8月7日正式生效。

儘管關稅調降,但日本汽車出口美國的金額仍大幅萎縮;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9月出口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4.2%,略低於8月28.4%跌幅,顯示出口動能尚未明顯回穩。

豐田指出,關稅成本為美國市場主要獲利壓力來源,而日圓波動與生產費用上升,也同樣拖累日本在地營運表現。業界分析,豐田在北美設有龐大製造基地,約八成美國銷售量由當地工廠供應,仍有兩成左右依賴日本進口,因此關稅影響仍無法避免。

豐田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成本,未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副主任Liz Lee表示,「由於關稅與匯率逆風仍在,我們預期本季度獲利壓力將持續,但自明年3月季度起有望逐步改善。」Liz Lee並指出,若貿易成本穩定、日圓持續走弱,2025會計年度獲利將可溫和回升,但電動車(EV)市場競爭升溫仍將限制豐田的上行空間。

截至9月底,豐田(含旗下豪華品牌Lexus)全球銷售量達530萬輛,年增4.7%。公司表示,將持續透過成本控管、產能優化與高附加價值車款策略,維持長期營運成長。分析師指出,儘管短期內關稅壓力難免削弱毛利率,但豐田的混合動力車(Hybrid)與燃油效率產品仍在主要市場維持高需求,有助抵銷部分貿易逆風。

整體而言,豐田透過上修全年獲利預期展現信心,但仍面臨美國政策變數與電動化轉型挑戰;隨著日圓貶值與成本結構調整效益顯現,市場預期明年下半年起獲利動能有望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