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指出,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週三在倫敦舉行的「未來AI高峰會」(Future of AI Summit)上示警:「中國將贏得AI競賽。」同時補充:「我早就說過,在AI領域,中國只比美國慢幾奈秒(nanoseconds)。」
之後,黃仁勳在社群平台X(原Twitter)發文表示,美國唯有「加速前進並贏得全球開發者支持」,才能保住AI領先地位。黃仁勳強調:「美國要贏,必須靠速度,而非封鎖。」
黃仁勳10月出席華盛頓Nvidia開發者大會曾表示,美國確實應該贏下AI之戰,但策略必須建立在「開放與參與」上,而非孤立對手。黃仁勳進一步分析:「我們希望世界建立在美國的技術基礎上,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若政策讓美國失去全球一半的AI開發者,長期來看將得不償失。」
黃仁勳提及,中國的AI開發者生態規模龐大,若輝達被排除於市場之外,等同放棄全球最大開發者群體。黃仁勳認為:「我們需要參與中國市場,才能保持創新動能。」
基於國安理由,近年美國政府持續加強對中國半導體出口限制,尤其針對AI訓練晶片。輝達原本是中國雲端與大型模型訓練市場的主力供應商,其A100與H100 GPU產品長期被視為業界標準;但自美國商務部擴大管制後,這些高階晶片已禁止出口至中國。
黃仁勳先前透露,輝達目前並未向美國政府申請對華出口Blackwell系列晶片的許可,原因在於北京當局對公司態度轉趨冷淡。外界解讀,這代表輝達正在這場科技戰中被迫選邊站。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受訪時也明確表態,「輝達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應專供美國客戶使用」,並強調「華府將允許中國與輝達進行有限合作,但不涉及最先進半導體」。此舉反映美方對中國技術封鎖的政策延續,也可能加深黃仁勳所憂心的「市場分裂」。
輝達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掌握AI運算核心晶片近八成市占率。業內人士分析,黃仁勳的發言突顯AI產業的矛盾:美國握有技術優勢,中國則擁有開發與應用規模優勢;因此若政治政策持續干預市場鏈結,恐削弱AI創新的全球協同效應。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分析師表示:「黃仁勳的觀點提醒美國,若長期排除中國市場,AI創新速度可能放緩,進而削弱整體生態競爭力。」黃仁勳多次重申:「我們希望美國贏得AI戰爭,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若要勝出,就必須讓全世界、包括中國,運行在Nvidia的系統之上。」
不過根據《路透》最新報導,兩名消息來源透露,中國監管機關近期下令,完成率低於30%的資料中心必須去除所有已裝置的外國晶片,或取消相關採購計畫,而對於進度逾30%的計畫,則逐案決定。
消息來源進一步指出,這項針對資料中心的新指引涵蓋輝達H20晶片,該款晶片是輝達獲准向中國銷售的最先進AI晶片,以及性能更強大的B200與H200處理器。因此即使中國允許輝達恢復對其銷售先進AI晶片,目前的政策趨勢恐將外國晶片製造業者排除在大型國家計畫之外,也將大幅減少輝達在中國的營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