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根據《DigiTimes》報導,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近期傳出赴美國晶圓大廠英特爾(Intel)任職,接掌從先進製程研發到設備模組量產前的關鍵業務。此消息不僅在業界投下震撼彈,更引發台積電內部高度警戒,懷疑其涉及重大營業秘密外洩,正蒐證準備啟動法律行動,可能依《營業秘密法》甚至《國安法》進行調查與追訴。
羅唯仁於2025年7月底自台積電退休,時年75歲,結束其長達21年的台積電生涯。羅唯仁歷任公司營運與研發高層,曾主導2奈米以下製程的關鍵技術導入,包括EUV技術與「Nighthawk」特別研發小組的籌建,對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具指標性影響力。
根據業界消息,羅唯仁於10月底便赴任英特爾,負責先進製程模組開發與良率優化等要務。此職位被視為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能否成功關鍵一環,尤其在美國政府積極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之際,更具政治與產業敏感性。
引發爭議的關鍵在於羅唯仁退休前的舉動,綜合多家國內外媒體報導,羅唯仁在離職前曾動用副總等級的高層職權,指派屬下協助影印大量與2奈米、A16與A14製程相關的機密簡報與技術資料,甚至要求員工進行一對一簡報協助「記錄與彙整」;據悉,該批資料多達80餘箱,在其離職當日一併載離公司,引發台積電內部極大疑慮。
據傳當時內部雖有人發現異常,但因羅為資深主管兼「元老級人物」,多數人選擇沉默。目前台積電法務單位正積極調查此事,並未排除正式提出法律訴訟。
有別於一般高層人員退休後須簽署競業禁止條款,台積電內部消息指出,羅唯仁並未簽署競業條件協議,或與其擁有美國國籍、預計轉赴美商英特爾任職有關。即便簽署,受限於跨國司法管轄權及執行難度,將使台積電未來法律訴訟面臨極大挑戰。
不過,若證實其帶走機密文件,台積電仍可援引《營業秘密法》第13條至第15條,針對非授權攜帶、使用與洩漏核心技術者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若其行為被認定涉及國家關鍵技術,則有可能比照先前3名工程師拍攝2奈米機密圖像案件,進一步依《國安法》辦理。
英特爾目前除積極發展晶圓代工業務外,也是台積電先進製程的重要客戶之一,雙方合作與競爭關係錯綜複雜。羅唯仁作為台積電內部極具分量的技術高層,若轉而為英特爾提供戰略級技術建議,恐對台積電形成極大壓力。
尤其目前英特爾在先進製程良率、2奈米以下技術量產進度皆處於落後狀態,羅唯仁的加入或將成為改變競局的轉捩點。此案亦牽動美中科技戰與台美半導體產業關係的敏感神經,目前台積電與英特爾雙方皆未對此案做出公開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