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阿里巴巴宣布旗下AI智慧眼鏡「Quark AI Glasses」正式在中國開賣,根據《CNBC》報導,這款智慧眼鏡整合阿里巴巴旗下大型語言模型Qwen,大舉進軍用戶快速增長的AI穿戴市場,企圖與Meta、Xiaomi及Xreal等對手展開新一波AI對決。
阿里巴巴大動作在AI應用產品布局,代表中國科技大廠正把智慧眼鏡視為下一個可能接棒智慧型手機的核心裝置;阿里巴巴這次推出兩款AI眼鏡型號S1及G1,售價分別是3,799元人民幣及1,899元人民幣。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資訊,兩款眼鏡均整合企業自研的語言模型「通義千問」(Qwen),可連接剛推出的Qwen App,提供語音操作、內容生成、即時翻譯及圖像識別等多種AI功能。鏡片本身為顯示螢幕,鏡框內建攝影鏡頭,可在使用者拍攝物品後,快速顯示在淘寶上的售價,力圖實踐便捷的AI購物體驗。
阿里巴巴指出,S1與G1最大差異在顯示品質及使用場景:S1針對高階沉浸式顯示需求,主打清晰度與亮度;G1則定位日常輕量使用,強調佩戴舒適度與續航表現。兩款皆支援AI筆記生成功能,可將會議內容即時紀錄;亦能透過語音提問獲取摘要、查詢資訊或進行跨語言溝通,鎖定商務人士與生成式AI早期採用者。
Meta今年9月推出售價799美元的「Ray-Ban Meta Display」,首次導入顯示器並結合手勢操控,被認為向「消費級AR」跨出重要一步。阿里巴巴這次正式推出配備自研AI模型的智慧眼鏡,被外界解讀為中國科技企業在後手機時代的策略性搶位。
在中國市場,阿里巴巴也將面臨小米與新創Xreal(原Nreal)等本土品牌的競爭。小米布局智慧眼鏡已久,鎖定CP值與跨裝置互通;Xreal則主攻輕量化穿戴與沉浸式顯示,在年輕族群中獲得一定關注。產業分析普遍認為,中國智慧眼鏡市場仍屬早期,但成長速度極快,各家廠商正以功能、重量、續航與生態系差異化搶攻市占。
市調機構Omdia預估,全球AI眼鏡出貨量將在2026年突破千萬台,較2025年翻倍成長,顯示市場仍屬萌芽階段但具高度擴張力。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部署成本下降、晶片能效提升,以及裝置重量持續減輕,穿戴式AI將在娛樂、購物、工作與通訊領域產生更多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