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平台

傳英特爾洽談為超微代工?18A、14A製程有望成合作切入點

圖/AI示意圖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傳出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與勁敵超微(AMD)展開初步對話,討論成為其代工客戶的可能性,此消息一旦成真,有望為英特爾代工業務(IFS)帶來重大突破。

根據科技媒體《Semafor》報導,雙方目前僅處於「早期階段」的磋商,合作可能涵蓋英特爾18A與14A製程節點。這對於仍高度依賴外部接單的IFS來說意義非凡,也將使英特爾在晶圓代工市場上有更強的競爭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自入股英特爾以來,對其業務發展高度關切,甚至有媒體形容為「微觀管理」。在美國積極推動晶片自主化背景下,包括輝達、蘋果、AMD等企業若與英特爾建立合作,不僅有助分散對半導體龍頭台積電(TSMC)的依賴,也能在與美國政府談判時取得政治優勢。

據悉,兩家公司並非毫無合作經驗,早在2018年期間,英特爾就曾推出搭載AMD Radeon RX Vega GPU晶片的Kaby Lake-G系列處理器。若雙方再度攜手,AMD不排除將部分伺服器處理器(如 EPYC Venice CPU)轉向英特爾18A節點代工,以補強自身產能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此傳聞的成敗將取決於英特爾18A節點的良率與功耗效能(PPA)表現;一旦英特爾順利量產並取得穩定產能,國際大廠對台積電的依賴度可能出現鬆動,英特爾將有望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之際,成為全球晶圓代工的新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此消息仍屬傳聞階段,英特爾與超微雙方並未正式對外回應;但若談判落實,將不僅是半導體產業罕見的「化干戈為玉帛」,更有機會重塑美國晶片產業的供應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