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張瑞珊/綜合報導
喜鴻集團自 2023 年啟動 IPO 規劃以來,持續強化內部制度,將「當責文化」落實於獎酬設計。今年 5 月至 8 月,依既定制度完成四波回饋,包含股利分配、激勵獎金與年中獎金,展現制度化與長期承諾。
喜鴻強調,這不只是「發錢」,而是透過制度化的回饋機制,讓願意承擔、積極投入的員工被清楚看見。疫情後業績快速回升,連續四個月的回饋,更凸顯喜鴻集團在 IPO 前的穩健經營與共享文化。
四波回饋內容(5–8 月)
5 月|內部股利分配:讓持股員工共享營運成果。
6 月|激勵獎金:由去年盈餘提撥,全員共享,即便不是主管角色,只要在專案中承擔責任,都能獲得額外回饋。
7 月|年中獎金:依既定制度如期發放,確保穩定與公平。
8 月|第二次股利分配:延續上半年作法,持續強化制度化共享。
制度化回饋 讓承擔被看見
喜鴻集團總裁鄭穆誠表示:「真正投入的人,應該被清楚回應。IPO 是公司成長的里程碑,但更重要的是建立能讓員工與公司一起前進的制度。」
制度升級同步推動,考核機制由單向主管評估改為「員工自評+雙向面談+主管審核」三層機制,避免單一視角,確保承擔與付出能獲得合理回應。相關制度也延伸至職涯規劃與薪資結構設計,讓員工在公司成長過程中看見未來並感受到實際回饋。
公司強調,制度重點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回應行動與貢獻」。不分職稱,誰在關鍵時刻扛下任務、創造成果,就能獲得實際獎勵。未來,喜鴻將持續擴大回饋、強化制度,讓員工與公司共同分享成長成果。
喜鴻集團
喜鴻集團成立於 1999 年,以旅遊本業 「喜鴻假期」 起家,近年積極拓展至 「咖啡候機室」、「喜鴻購物」等多元事業。集團秉持 「誠信、品質、創新」 核心價值,並透過制度化回饋機制,讓每一位投入與承擔的員工被清楚看見。
更多資訊請參考 喜鴻集團官網 https://www.besttour.com.tw/e_web/